本篇文章2199字,读完约5分钟

正如当时每个人都热衷于谈论全球化的潮流一样,对去全球化的担忧现在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的确,目前乃至未来,全球贸易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很难让人放心——全球贸易的增长率继续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世界贸易谈判多哈回合失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几乎肯定会消亡;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关系协定已经中止;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并发誓要退出欧洲单一市场;美国新总统毫不掩饰他将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一切催生了“全球化达到顶峰”的理论,甚至更极端的人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去全球化”的进程。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一期《金融与发展》中写了一篇特别文章,对上述观点作出回应,认为将跨境资本流动和贸易收缩等同于去全球化是不恰当的。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近年来,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增长急剧放缓,这是导致“全球化峰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具体来说,从1990年到2007年,全球贸易的增长率是全球产出的两倍;自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长率一直落后于全球产出增长率。因此,像金融全球化一样,贸易倒退持续的时间比雷曼兄弟破产危机的余波还要长。从最近的情况来看,2009年贸易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急剧下降,2010年至2011年迅速恢复。然而,自2012年以来,这一比例开始停滞,最近缓慢下降。那么,贸易收缩真的是由全球化的高峰或倒退引起的吗?或者它真的能解释全球化的高峰或倒退吗?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学高级研究员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在他的文章中说,贸易下降对建设性全球化事业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严重。事实上,贸易减速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由大量微妙的贸易壁垒造成的。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研究了保护主义轻微抬头的现象,并认为其影响是“有限的”。贸易放缓主要是由于统计因素造成的,这不应被解释为全球化的倒退,但某些部分反映的一些变化证明了全球化的有效作用。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从2014年到2015年的变化,贸易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从60%下降到58%,相当于减少了4.5万亿美元。事实上,这种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统计错觉,即由于美元走强和商品价格下降,以美元计价的贸易量已经下降。其中,2015年最为明显,原油价格比2014年下降了48%。尽管每桶原油贸易量实际上有所增加,但原油贸易量仍下降了8910亿美元,仅这一项就导致2015年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下降了1/5。与此同时,铁矿石价格也下跌了43%,小麦价格下跌了24%。因此,尽管这些价格变化使贸易似乎在萎缩,但它们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无关。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此外,如果生产地离消费者更近,贸易也可能受到影响,即使这不是因为保护主义对跨境贸易的阻碍。例如,钻井技术的突破降低了美国对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此外,亚洲制造业供应链的成熟度也有同样的影响。例如,中国过去进口半导体等复杂元件来组装苹果手机等产品,但现在中国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元件可以在中国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因此,作为一种成功的全球化模式,中国基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在某些方面减少了对对外贸易的依赖,其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此外,塞巴斯蒂安·马拉比认为,有两个理由可以证明贸易停滞不是全球化的重大倒退,至少目前不是。首先,世界经济越来越发达,自然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而服务业的贸易较少,部分原因是服务业有较高的贸易保护壁垒。其次,经常账户失衡正在减少。尽管较小的不平衡是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标志,但贸易也可能放缓。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7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意味着其国内支出需求的短缺造成中国净出口相当于其总产出的1/10。然而,到2015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已降至3%。因为中国现在花费更多的收入,所以没有必要出口这么多产品。"当然,理论上,中国可以在避免贸易顺差的同时增加出口."他说,“然而,储蓄失衡的减少也可能是贸易疲软的原因。美国和地中海欧洲国家的储蓄赤字已经下降,甚至中国的储蓄盈余也在减少。”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那么,贸易在全球化乃至全球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毫无疑问,贸易从跨境活动中受益匪浅。例如,东亚国家的巨大成功依赖于出口。相反,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亚国家更喜欢贸易自给自足,但作为一项减贫措施,其表现并不理想。此外,研究数据显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贸易稳步扩大,使美国的国民收入每年至少增加1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总收入也相应增加。因此,与技术进步一样,尽管贸易可能扭曲收入分配,但全球化给整体经济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进口造成的工人损失。因此,应对贸易失衡的正确对策不是保护主义,而是应该采取税收和支出政策,将部分贸易总收益重新分配给受进口影响的群体。然而,塞巴斯蒂安·马拉比认为,到目前为止,这种再分配仍然是不够的,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失误,而不是全球化的过错。因为贸易是如此有益,所以可以看出当前的反贸易趋势是有害的。

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简言之,贸易显然受益于全球化。只有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世界各地的生产商才能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并通过全球竞争学习和获得规模经济。因此,当前反对国际贸易的政策令人担忧,因为缺乏开放和竞争力意味着生产率增长缓慢,这将进一步降低中产阶级的收入。然而,中产阶级收入的下降是批评家对贸易失望的原因。“尽管那些认为去全球化已经发生的人经常引用贸易数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但这些数据并不能证明存在着令人沮丧的去全球化现象,至少目前还没有。”塞巴斯蒂安·马拉比说。

标题:合理解读世界贸易萎缩去全球化进程言之过早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