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5字,读完约8分钟
我国城乡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不到位,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结算和融资困难。在201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银监会要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强化以县为基础服务三农的定位,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充分发挥支农主体作用。近年来,湖北农村信用社履行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不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填补了三农金融服务的“短板”。

扩大城乡支付渠道
为有效满足县域客户的结算需求,省内农村商业银行在辖区内的县、乡、中心村和自然村建立了分层次、多产品、广覆盖的结算服务网络,大力实施营业网点“乡(镇)通”、“农保终端村通”、“手机银行户通”项目,大力推进电子银行全覆盖。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拥有营业网点2128个,存取款设备4026台,实现了乡镇全覆盖;80,000多个各种类型的pos终端实现了自然村的全覆盖;农村地区有近200万手机银行用户。

营业网点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资源,是服务县乡客户的基础平台。近年来,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加大了县乡两级资源投入,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服务功能,逐步建立了以社区网点、商业区网点、小微网点为辐射,以atm、pos、手机银行为辅助服务的“实体网点+自助设备”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利川农村商业银行龙腾分行位于利川东郊,是一家典型的以社区居民和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山区金融机构。两年来,结合区域客户特点,分行加大了电子银行投资,在商户和居民集中地区部署了4台离线自动取款机,安装了283台支付卡结算终端,发展了7037户移动银行户。电子银行综合排名全市第一,置换率为87.55%。

对于网点空白、结算需求强的中心村,按照“因地制宜、符合安全标准、逐步覆盖”的原则,省内农村商业银行加大了网下存取款设备的投入,目前已超过300家。建设农村商业银行先后在龙坪扎树坪村、申溪坪村、高坪王萍村等9个偏远但人口密集的自然村安装了存取款机,满足了近5000名周边居民的资金需求;宜都农村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惠农服务工作站、超市等场所设立了新型取款终端,帮助操作更简单、内容更丰富的农民,提供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自助支付等金融服务。

目前,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2万多个惠农金融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麻城位于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其管辖的一些城镇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交通封闭,信息不发达。在没有惠及农民的金融服务点之前,发放粮食补贴时,农民总是要去十多英里外的银行网点取钱。为了让当地群众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麻城农村商业银行大力推进惠农金融服务点建设,覆盖全市589个行政村,农区覆盖率达到100%。2016年前10个月,为农民提供了8万多项提现和支付服务,交易额超过1亿元。

由于地理限制,农村居民与外界联系较少,对新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缺乏了解,仍然习惯于使用现金和存折交易。为了有效引导农民使用新的结算工具,省农协结合农民客户的结算习惯,系统改革了核心系统的卡分离规则,推出了可与存折一起发放的小康卡产品,供农民领取粮食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福利。资金使用情况现已发行170多万册;同时,注重推广,运用“五免一优”的优惠措施,提高金融ic卡在农村的普及率;针对农村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低、客户端手机银行推广困难的现状,不需要网络、操作简单的补丁卡手机银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创造覆盖城乡的融资产品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民贷款占全省银行业的71%,小额贷款占全省银行业的31.61%,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产品、信贷流程、信贷方式和评估模式已不能满足县域客户的融资需求。为了给小微企业和生产农户提供快速信贷支持,省协会提出加快融资卡产品研发,建设信用卡“信用工厂”,初步形成了信用卡融资产品体系。

龙恩施龙凤镇是中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镇。2016年9月21日,全省第一张农民专用信用卡——小康卡在纪信村发放,首批农民获得1万至5万元的信贷。该信用卡由恩施市政府和湖北联合开发。在信贷期间,农民不需要抵押担保,而是纯粹通过信贷借钱,按月支付利息,按年偿还本金。市委副书记张远平说:“农民脱贫致富最需要的是资金和技术。过去,农民需要抵押贷款。困难、昂贵和缓慢的贷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长期问题。省农协对恩施市农民专用信用卡问题进行了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下一步,恩施市政府将在纪信村试点的基础上,与省联社合作,优化小康卡的发行流程和业务功能,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截至目前,恩施农村商业银行已向符合条件的村民发放了47张小康卡,信用额度186万元,信用额度56.84万元。

为了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一些创业者由于户籍、抵押等原因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2016年,省协会启动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基于小额信贷技术的信用卡产品——“弗卡小额卡”在嘉鱼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发行。与传统信贷产品相比,小额卡具有应用简单、资金使用灵活、还款方便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小额客户的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了小额贷款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升客户体验,2016年7月,省联社在三峡农村商业银行推出面向新农村商业实体、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弗卡盛益兴”和“弗卡盛益龙”信用卡产品。这两种产品将信用卡与传统信贷相结合,在利率、期限和用途上有所创新。“弗卡盛益兴”主要面向新农村经营主体和各类个体工商户,信用额度为10000-500000元,单笔透支额度最长使用期限为12个月;“弗卡圣亿龙”面向小微企业主等法人客户发行,授信额度10000-200万元,单笔透支额度服务期为6个月。这两种产品将逐步推广到全省,惠及更多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

在联通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创建一个农村电力供应商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加速应用,它给商家带来了更多的好处。然而,由于农民缺乏意识和渠道不畅,一些独特的农副产品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近年来,省联社紧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试点步伐,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和巩固了基于“三农”客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6年10月,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定位“湖北地标农业特色产品”,创新推出“农资采购”微型商城,采用“直接供应原产品,即时配送”的模式,开创了从实地到舌尖,从商家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帮助全省商家和农民搭乘“互联网+金融”快车。同时,省协会努力将电子商务服务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区,帮助生产农户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造血能力。下一步,省农协将整合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能力,利用国家农村信用体系的“惠农购农”平台,将全省优质农副产品推向全国。

除自建商场外,省联社还加强了与当地电子商务的合作,先后提供了省级供销社的“弄玉网”、潜江的“隐形网电子商务”、武当山的“武当山旅游”、枝江的“三宁化工”等涉农、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免费支付网关和快速支付。在服务当地电子商务和开辟支付渠道的同时,全省近3000万万富卡用户可以近距离、更便捷地享受湖北

在普惠金融领域,任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湖北农信社作为支农主体银行和小微企业合作银行,将充分结合电子银行的包容性特点,加强渠道建设和产品创新,有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标题:普惠金融进万家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6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