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7字,读完约2分钟
随着票据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推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下,银行承兑汇票已经成为企业非现金结算的重要支付手段,在企业短期融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扩大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融资渠道,但其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农村信用社应重视票据风险的防控,确保票据业务的稳定发展。

提高经营者素质,规范经营。要提高银行承兑汇票的防伪和反欺诈科技含量,用机器来鉴别票据的真伪,而不是用肉眼来判断。配备各商业银行印鉴和票样,降低跨系统银行承兑汇票识别难度,增强业务人员防范假票能力,同时建立票据业务专业团队,努力降低操作风险。

确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正确发展方向。由于农村信用社的银行承兑汇票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中所占比例较小。目前,一些农村信用社使用这一工具的主要目的是组织资金,完成存款任务,这必然会降低银行签发承兑汇票的效益,增加业务风险,甚至容易出现提前风险。要克服片面设定任务和紧迫目标、急功近利、盲目抢占票据市场的做法,消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干扰,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出发点,以效率为立足点,促进农村信用社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

严格审查是否有真实的交易背景,是否按照规定足额缴纳保证金。为了扩大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不应盲目服从企业的要求,降低调查的准入条件。他们应该严格检查企业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并且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性,并且不签发空头汇票。严格检查存款是否及时、按比例、来源是否符合要求。不仅要检查所提供的交易合同的真实性,还要检查所提供的发票的真实性。

完善发行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从签发汇票源头控制承兑风险。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授信尽职指引》的要求,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信用管理,严格控制承兑总额,防范过度承兑带来的承兑风险;严格执行分级授权审批制度,建立银行承兑汇票承办人责任制和分级审批制度。

加强银行承兑汇票发行管理,加强企业“贷后”检查。对于已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企业必须按要求在两个月内提供增值税等交易发票,并与原始发票认真核对真实性。对于逾期行为和未按规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必须停止办理新的承兑汇票,以防范风险。
标题:农信社须注意防控票据风险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6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