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3字,读完约4分钟

[资金紧张]

春节后,资金回笼压力很大。深层矛盾未能解决是很常见的。

回购利率是混合的 [政策指导] 。预计将来会缩短和增加。加强指导 [债券市场影响]

获利的空如果债券市场没有枯竭,就应该进行防御和反击

在央行24日意外上调mlf操作利率后,25日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这次央行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25日,央行反向回购交易量如期保持低位,全日公开市场操作净收益1700亿元,创下过去6个月单日净收益新高。反向回购操作利率没有跟随mlf利率的上升。市场人士指出,多边基金加息所释放的政策边际收紧信号是明确的,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仍可能上调,但进展取决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从稳定的反向回购利率来看,这一过程将是缓慢而渐进的。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反向回购尚未调整

25日,央行推出300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操作,其中14天150亿元,28天150亿元。近期交易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当日到期的反向回购金额增加至2000亿元。结果,央行实现了1700亿元人民币的净提款,这是自本周以来omo连续第三次实现净提款,净提款达到自2016年7月7日以来的新高。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预计omo将继续保持其净回报,而反向回购操作利率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本周开始,omo转向了净回报。一是央行上周通过反向回购和临时流动性便利释放了巨额流动性后,节前流动性缺口基本填补,短期流动性有所改善;其次,央行继续通过多边基金支持一些存在流动性缺口的机构。24日,央行共为22家机构开展了245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业务,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1070亿元。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个时期的mlf运营率分别为2.95%和3.1%,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两个时期都增加了10个基点。这是中国央行自2014年创建多边基金以来首次上调操作利率。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市场普遍认为,作为当前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流工具之一,多边基金利率上调释放了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信号。作为另一种主流货币政策工具,在mlf价格调整后,反向回购定价是否会调整自然引起了强烈关注。然而,根据央行的公告,反向回购的操作利率在第25天、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保持在2.40%和2.55%。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政策边际紧缩

根据CICC的报告,从历史上看,多边基金利率的调整并没有跟随央行基准利率的调整,而是有一些额外的政策信号。反向回购利率主要随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与基准利率的相关性较高。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据此,一些市场人士表示,央行没有提高反向回购的操作利率,这可能意味着央行无意全面、快速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利率,以免释放出过于强烈的政策收紧信号。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自央行去年8月开始“锁定短期、释放长期”操作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期限利差不断扩大,中长期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升,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以shibor为例,1月25日,shibor在三个月内报告了3.86%,即108个基点;高于2016年9月初2.78%的年度低点;最新的隔夜shibor报告为2.17%,仅比2016年8月的最低值高出17个基点。短期和长期shibor期限利差明显扩大。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也急剧上升,10年期政府债券和1年期政府债券之间的息差从低位扩大了30个基点以上。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据市场参与者称,市场利率期限利差的扩大已经反映出市场对未来政策提前收紧的预期。从这个角度来看,mlf利率上调证实了市场预期,但也是一次滞后调整,调整幅度较小,信号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市场人士还表示,多边基金运作释放的政策导向信号仍值得关注,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甚至基准利率都可能上调,其进展取决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当海外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国内经济趋于稳定,通胀预期上升,防范风险的意愿确定,货币政策趋于小幅收紧,未来政策利率容易升降。然而,从稳定的反向回购利率来看,这一过程将是缓慢而渐进的。

标题:逆回购利率未动 政策或渐进收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