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老字号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品牌,也是传统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一些老字号经营的场所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因此,鼓励和发展老字号企业不仅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传承意义。

老字号是优秀民族品牌和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代表,拥有代代相传的独特产品、技能和服务。目前,大多数老字号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有一些企业由于机制僵化、观念陈旧、创新不足而面临发展困境。日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老字号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专家指出,鼓励和发展老字号企业不仅是提升优质消费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商务旅游与文学融合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提高老字号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核心在于提高质量、创新机制和保留品牌。

双重含义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国老字号有1128个,平均历史超过160年。中国老字号主要是食品、医药和餐饮业,占总数的60%以上。
关于当前发展老字号企业的意义,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表示,推进老字号企业发展,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扩大优质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推动老字号发展意义重大。老字号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独特工艺,培育和发展民族品牌,保护历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活文物”商务部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丽芬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

陈丽芬认为,老字号品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产品质量优秀,商业诚信良好,这是目前提升优质消费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商务旅游与文学融合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所所长赖阳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指出,老字号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品牌,也是传统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一些老字号经营的场所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因此,鼓励和发展老字号企业不仅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传承意义。

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创新
据孙继文介绍,自2006年“老字号振兴工程”启动以来,老字号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形势有了很大改善。然而,由于机制僵化、观念陈旧、创新不足、继承性不强,一些企业面临发展困境。

据调查,截至2015年底,商务部认定的中国老字号有40%发展势头良好,50%持续稳定运行,但仍有10%的企业发展令人担忧。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机制陈旧、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创新瓶颈、市场定位狭窄、营销手段落后。”陈丽芬的分析指出。
莱阳还认为,老字号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当前的消费需求。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落后、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缺乏等。
对于如何提升老字号未来的竞争力,陈丽芬认为核心在于四个方面:提高质量、创新机制、留住品牌、扩大消费群体,关键在于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赖阳认为,未来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改革是创新的基础,包括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和引进等。
孙继文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落实《指导意见》,积极推动老字号企业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努力提高供货能力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继续推进老字号改革创新,推动老字号企业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将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新产品,吸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二是大力弘扬老字号文化内涵,实施中国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组织企业深度学习,弘扬“质量第一、精益求精、德兴商道、诚信为本”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老字号的引领作用。三是不断优化老字号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老字号档案,加强行业自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支持,激发老字号自主创新活力(爱基地、净值、信息)。
标题:老字号如何迸发新活力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7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