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2字,读完约8分钟
本报记者曹颖张钦勤
对于近年来一直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山西来说,国有企业改革是其振兴和崛起的亮点,是影响其转型和改革的关键环节,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2017年元宵节前夕,在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山西SASAC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委书记SASAC的工作报告被烧。山西省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这份报告直接触及了山西国企改革的痛点,改革目标路径清晰明确,文笔清新,氛围扎实,句句引发舆论爆炸,承载着资源型地区成功转型、依靠改革突破重围的希望。

梳理这一路线图,首要目标是解决山西国有资本“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的顽疾,将省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至79.43%。其战略路径是促进股权多元化,充分利用活资本市场,实现产融结合。

股权多元化促进合作共赢
“反思山西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根源,我个人分析,第一,我认为我自己的东西是好的,尤其是煤炭资源,不能对别人好;第二是100%的自己的事情,你有最后的发言权。如果其他股东进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将受到限制,而且有许多规则和程序需要讨论。在空规模前的陕西省国资委工作会议上,王奕心的坦率直接刷新了与会者:“众所周知,在这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开放股权和引进合作伙伴不仅可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建立市场和法律制度和机制,以确保和促进企业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省领导的讲话使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系统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山西建筑工程集团董事长孙波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该集团一直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但重组和重组很难推进。僵化的体制和不活跃的机制已经成为制约集团发展的严重障碍。确实是时候改变它了。是时候改变它了。”

山西国有企业改革将重点推进产业开放和股权多元化。在股权多元化方面,王奕心讲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我省有很多金融牌照,都是自己办的,行业排名一直上不去。去年2月,我省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由华融控股,占51%。华融整合了全国资源,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开业。那一年,它纳税1.55亿元,盈利3.79亿元。这是不可想象的使用旧方法或自己做。”

“华融晋商有30亿元的注册资本,而山西省已经投资了14.7亿元。去年,我们共投资207亿元支持山西实体经济。例如,我们为山煤国际提供了23亿元人民币的支持,7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山煤国际7家亏损公司的资产,使它们走出了困境。”华融晋商总经理助理、高级经济师谭,原是山西省基层政府干部。从这个特殊的角度,他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股权合作,山西省政府动用了14.7亿元人民币,十几倍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凸显了股权多元化的杠杆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山西引进人才和资本所带来的影响。华融金商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华融总部选拔的行业精英。公司80%以上的员工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和研究生学历。如此专业的团队,加上华融的国家资源,保证了公司的业绩。”

孙波表示,山西建工集团将放眼省外和海外市场,确立“大建设”的总体格局,以改革重组为抓手,通过重组优势资产和相关业务,在山西建设领域打造航母级企业,以预制建筑和城市公用隧道园区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山西建筑业现代化,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资本市场运作

帮助深化改革
资本市场的股权再分配,如股权转让、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是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资本层面下功夫,特别是要利用好1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台,大力推进国有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和证券化。”从今年开始,山西省每年有1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必须在资本市场上市,王奕心强烈表示“长期保持上市公司的宝贵平台是失职”。

“过去,山西省国有企业对股权资本市场的利用不足。这次由副省长亲自上阵的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剑魄振奋人心,明确要求山西国有上市公司领导国有企业改革。核心是增强国有企业的股权流动性,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的转变。”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副行长王晓刚表示。

在王晓刚的办公桌上,我们的记者看到了一份关于“金融帮助山西国企改革”的研究报告。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于2016年12月带领华富证券、兴业基金等兴业银行四家子公司走访上海、广东、深圳、山东、重庆等省市,就山西国企改革金融服务布局提出建议。“例如,财务顾问可以为企业提供上市、固定增资、兼并重组的计划和资金,也可以成立基金委员会来增加资金的发行和资金的安排。融资租赁和海外债券承销可以用来解决杠杆降低和成本降低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企业固定收益工作中的资金支持和资金安排...这些都是市场上流行的金融产品,充分利用可以在改革过程中起到有效的润滑作用。”王晓刚也分析说,“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得到明确的授权。这包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选拔和雇用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山西SASAC的工作会议上,王奕心提出了山西SASAC自身改革的问题,称权责将主要由资金管理部门下达。与此同时,在与国有企业领导人签署改革期限的目标责任书后,企业将被授权使用国有资本经营,所有可以释放的权力将赋予企业。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表示,自2014年以来,汾酒集团一直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次将继续在山西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先锋作用,并率先与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山西新锦上酒厂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清泉于2014年参与白酒集团的混业改革,并成为山西白酒创意定制公司的股东。他现在是公司的总经理。他非常期待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的实施:“省委、省政府都有准确的脉搏和清晰的思路。我希望有关各级负责人能尽快推动实施,同时引入科学的、可操作的程序支持。”

产融结合,建立共识
面对山西省国有企业和重点二级企业的高管,王奕心语重心长地说:“没有金融,实体经济只能自我循环,慢慢来,做得好就是算术水平的增长...而有了金融的结合,实体经济可以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实力,进行吞蛇式的并购,快速整合资源。小鸡在地上啄就会变成飞升的日子/”

2016年,山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资金链考验依然历历在目:数万亿巨额债务“耸人听闻”,中煤华宇债券市场的违约阻断了该省煤炭企业依赖的债券融资渠道。尽管山西已尽最大努力成功应对危机,但山西省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仍高达79.13%。推进产融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助推作用,已成为山西唯一的选择和行业共识。

“我们近年来的发展得益于金融创新和产融结合战略的实施。”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强表示,公司一方面拥有山西最大的综合资产投资公司和第一家再担保公司,并参与了五家上市公司;此外,还有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资产管理公司和信用增级公司的布局。另一方面,通过债券、保险、基金、银行贷款等融资工具的综合运用,筹集了近500亿元融资,启动资金30亿元。“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着力成为集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再担保、金融资产管理和上市公司于一体的金融投资控股集团。

孙波说,建筑业的特点决定了资本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山西省仍然没有上市的地方建筑企业。因此,山西建工集团将在推进集团整体重组的同时,规划集团企业上市。“十三五”末,力争有1-2家子公司在上海和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争取三家以上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上市或在山西产权交易中心上市;在集团混合改革的同时,母公司山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主板上市。
标题:发力产融结合山西国企改革破冰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7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