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优先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完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心布局”是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自1988年在毛里求斯和贝宁建立中国文化中心以来,中国已在海外建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其中11个已在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建立。文化部开始探索海外华人文化中心的多种发展模式,动员和发挥地方省(区、市)参与海外华人文化中心建设文化部外展局局长谢早些时候表示,中国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开始和发展的。根据文化部的工作计划,到2020年,海外华人文化中心的总数将达到50多个。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行动计划》明确要求优先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如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拉脱维亚、土库曼斯坦和以色列。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部委与省市合作推进文化“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到行动的过程中,海外文化中心成为阐释“一带一路”政策理念的重要平台,在提升“一带一路”民心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自2011年以来,文化部探索海外华人文化中心的多模式发展,动员和发挥地方省(区、市)参与海外华人文化中心建设。目前,已有34个省(区、市)参与了海外华人文化中心年度对口合作计划。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文化部外展局局长助理郑浩表示,部省合作机制是每年为每个文化中心分配一个省,与文化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合作,包括派出专家讲座、短期培训、表演团体和外国艺术家来华创作作品,以及中心优秀学生来华访问。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郑浩说,许多地方省市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热情很高,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交流水平也能够承担起全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部省合作建设文化中心不仅是一种模式创新,也是协调国家资源、扩大对外文化开放水平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丰富了海外文化中心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为本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例如,2015年9月,由文化部和上海共同建立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投入运营,通过中心的开拓创新,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去年年底,荷兰海牙的中国文化中心也揭幕并开放,该中心是由荷兰各部和各省共同建立的。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借用当地平台展示中国文化

华侨文化中心功能强大。一方面,他们凭借自身的场馆设施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活动,通过思想交流、艺术展览、信息服务、文化技能培训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中国优秀文化和国家形象。同时,我们还与当地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利用当地平台展示中国文化。“文化中心在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同时,结合所在国的国情,培育当地人喜欢看、听的品牌活动,融入当地文化生活。”例如,郑浩表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杯”围棋比赛和第二届“欧洲杯”围棋大满贯,为推动中国围棋在欧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法国中国电影节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法国高蒙电影集团主办,并成功进入主流电影;新加坡中心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成功创办了马兰华艺术学校,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报名人数远远超出招生计划。接下来,中心将被邀请扩大招生规模。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2月15日,记者从2017年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德建交45周年高层活动,包括在柏林举行的“中国杯”围棋比赛、中国艺术团参加柏林嘉年华、德国设计与中国制造展览等。

标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