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杭州3月24日电:“两个市场”的兴衰反映了浙江转型升级的加速

新华社记者何玲玲、尚亦莹、吴

劳动力市场过去并不喧闹,但中高端招聘会挤满了人。在浙江这个长期存在就业短缺的地方,就业在两个市场的“上升”和“下降”之间呈现出一种“优化的新平衡”。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从“两个市场”看劳动力的变化

杭州人力资源市场是杭州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最近,记者走进大院,只有零星的工人拿着大包小包在职业介绍所咨询。几年后,它已经过了求职高峰期。市场上开设的职业介绍所不多,求职者的流动相对稳定。这个巨大的市场似乎有点冷清。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里经常像饺子一样拥挤。现在即使过了年底,也不那么热闹了。”在市场职业介绍所工作多年的董成宏表示,劳动力市场主要面向技术要求简单的工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等求职渠道很多,岗位技术要求高,市场越来越冷清。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与劳动力市场招聘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高级人才招聘会刚刚在春季举行。这次交易会的门槛不低。它需要硕士或以上学位和专业资格,如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和注册税务师,但它仍然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申请工作。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浙江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企业已经集中。他们都是理想的就业选择,所以我们没有考虑赶去北京。”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生章雷说。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招聘会提供了988个中高端岗位,369人当天就达成了就业意向。由于需求旺盛,这样的招聘会将成为常态。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挤压效应”和“虹吸效应”与“最优再平衡”并存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机器替代”的大规模推进,浙江省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呈现出“挤出效应”,而对人才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强,逐渐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再平衡。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在泰州市永高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里,集成机器形成了装配线。高精度机械手准确抓取并通过集中冷却输送系统。在生产车间只能看到35名巡逻工人。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广告集团行政经理张显康表示,自去年实施“机器替代”以来,一线生产运营员工减少了500人,降幅达75%,但产值却增长了30%。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2016年浙江新增工业机器人10820台,积极引导企业重视技术改造投资。全省完成以“机械替代”为重点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126.1亿元,同比增长6.3%。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与此同时,浙江用一大批“轻、巧、智能”产业取代了粗放型、重工业和黑色产业,实现了“换笼换鸟”。以杭州为例,2016年,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688亿元,占杭州gdp的2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高端产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以顶尖人才为例,截至目前,浙江省已从省级“千人计划”中引进1684人,从国家“千人计划”中选拔660多人,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在浙江创业发展,形成了以浙商、阿里、海归、高校为代表的创业创新“新军”。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大雁”助推中西部产业崛起

"在浙江,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正在发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表示,近年来,对于经济发达省份来说,“用工荒”一直呈现出常态化、广泛性的趋势,这也迫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手段缓解就业矛盾。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从浙江等地返乡的农民工不仅简单返乡,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大雁”。在贵州省赤水经济开发区,高楼拔地而起,聚集了大量的竹林产业、农副产品产业和制造企业,现在员工数以万计。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赤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强说:“经济开发区的很多人都是从浙江、广东等地回来工作的。他们不仅带回了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急需的人才。”

“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如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更合理的劳动力流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易、等专家建议,一方面,有意到城市工作的劳动者应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和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根据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中西部地区应做好承接和升级东部产业的工作,使更多的人在国内实现就业。

标题:“两个市场”一升一降折射浙江转型升级提速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