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5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美国国会两党成员提议将美国农业部和卫生部纳入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希望为该委员会审查外国投资设定新标准。如果该法案最终由国会讨论,委员会的审查范围将不仅限于军事工业、高科技、重要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还包括农业和食品卫生与安全。这将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也是世界食品加工业强国。美国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的对外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波动很大。2015年,出口额同比下降11.1%。与此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R&D对食品加工业投资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全球R&D食品加工业投资的四分之三集中在美国(50.28亿美元),其中60%以上集中在拥有10,000多名员工的大公司(33.41亿美元)。

近年来,外国投资者对美国食品加工业的投资迅速增加。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11年至2015年,相关行业的外资流入从311.3亿美元增加到7832亿美元,增幅为151%,高于整体投资增长122个百分点,欧盟投资占比超过50%。

尽管中国在美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投资非常有限,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美国政府仍对中国的投资保持高度警惕。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瑞士先正达,引起了外商投资委员会的极大关注和激烈争论,最终勉强获得批准。原因是,尽管一些海外媒体过度宣传中国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美国人普遍担心中国企业收购相关企业后会降低食品安全和质量,但实际上,美国政府真正担心的是,快速增长的中国企业正在挑战其在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的竞争优势。在接受《美国贸易内幕》(American Trade Insider)采访时,美国农民组织的政府关系经理帕特森(Patterson)承认,被双汇收购的史密斯菲尔德向中国出口的猪肉已经占到中美猪肉贸易的97%,这严重威胁了美国其他国内猪肉养殖公司的利益和安全。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来说,在美国投资的最大问题一直是对它们的外国投资进行安全审查,审查的结果非常不确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是纯粹的资本进口国。然而,随着“亚洲四小龙”、中东石油资源国和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大幅增加。企业通过并购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和专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建立了国家安全审查机制,直接干预新兴经济体企业的投资并购。一方面,发达国家声称这些公司以高价获得技术和专利,这违反了自然市场规则;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认为其中一些公司由地方政府资助,获得廉价资金,并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对其关键行业和企业的保护主义情绪继续高涨,从倡导公平贸易发展到强调公平投资。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和主权财富基金在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尤为敏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其各自的《外国投资法》中加强了对国家资本投资的审查,并促进了竞争中立。最近,澳大利亚为关键基础设施的并购建立了安全审查机制,而德国和法国则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

美国国会两党议员提出的建议将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在提案期间,中国企业在美国相关产业的投资可能会引起美国媒体的极大关注。如果这一提议被国会批准,M&A的中国企业对美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然而,中国企业不必过于担心。它们可以通过加强市场化运作和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来赢得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

此外,投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是否符合多边经贸规则的要求一直存在争议。一个国家不能滥用国家安全审查,武断地阻止企业间以市场为导向的M&A投资。以美国为首的双边投资协定一直主张给予投资者进入前国民待遇,而只对外国投资者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无疑违反了这一原则。虽然没有先例,但由于国家安全审查的损害,投资者寻求仲裁救济是可行的。此外,投资者在审查美国国家安全时也可以在当地寻求司法救济。
标题:中企须警惕美投资审查范围扩大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7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