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7字,读完约4分钟

《2017年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有所上升,沿线国家的重要性稳步上升。

自2010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在中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保持总体增长,2016年达到25.7%,比2015年增长0.4个百分点,表明沿线国家对中国贸易的重要性稳步上升。受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全球贸易发展缓慢、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4.9%。中国对沿线国家总体保持贸易顺差,对印度顺差最大,达到470.7亿美元;赤字最大的国家是马来西亚,赤字为109亿美元。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在沿线国家中,东南亚、西亚和北非是主要合作区域,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和俄罗斯是主要合作国家。东南亚、西亚和北非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的主要地区;中国和东欧之间的贸易增长最快,其次是南亚。东南亚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越南超过马来西亚,成为沿线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越贸易额占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的10.3%;其次是马来西亚,占9.2%;泰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均占7%以上。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在国内各省市中,华东和华南占全国贸易总量的2/3,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位居前五,华东和华南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两个地区合计占全国的67.7%,达到2/3;华东和华南在全国的比重都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保持不变或下降,贸易集中度不断提高。广东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最大,占全国的20.9%;其次是江苏、浙江和北京,占比超过10%。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就合作特点而言,越南、马来西亚等七国为“全面合作型”,山西、河南等六省为“快速增长型”。报告对沿线国家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出四种合作类型: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贸易规模大、产品广的国家,为“全方位合作型”;巴基斯坦、波兰、以色列、匈牙利等国的贸易规模虽不及“全面合作型”国家,但增长迅速,是“潜在增长型”;俄罗斯、沙特、蒙古等国占单个产品贸易额的50%以上,属于“单一结构”;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额很小,而且还在下降,这需要“加强”。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该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的贸易规模大、产品广,属于“全方位合作型”;山西、河南、宁夏、吉林、山东和新疆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是一种“快速增长型”;福建、广西、辽宁、天津、重庆、河北、云南、安徽、江西、黑龙江、湖北、四川处于中游,且呈下降趋势,处于“优化调整”状态;内蒙古、湖南、海南、陕西、甘肃、贵州、青海和西藏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需要加强。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就产品类别而言,电机和电气设备主要出口,能源产品主要进口。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来看,出口价值最高的产品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达到1165.9亿美元,贸易规模缩小后基本保持不变;其次是“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和零件”。从中国从沿线国家的进口来看,进口价值最高的产品是“化石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为1109.9亿美元,出现大幅下降;其次,“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保持小幅增长。这反映出中国不仅是机电产品的出口大国,而且在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中也是能源和电气产品的消费大国。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民营企业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国有企业的比重却在下降。自2011年以来,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最高水平,且比重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46.6%上升到2015年的58.9%;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经过几年的调整,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分裂的局面。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进出口都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63.5%,占进口总额的55.7%,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加工贸易,占出口的20.1%,进口的21.2%;此外,特殊海关监管区在进口中的比重也很大,达到18.1%。

标题:“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更加紧密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