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9字,读完约4分钟
Mobike、ofo等共享自行车平台以免堆放自行车空白点打入市场,解决了用户“最后一英里”的痛点,成为国内互联网创业的一大出路。在各种资本的驱动下,共享自行车正在玩一场疯狂的“圈地游戏”。专家认为,共享自行车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行业将面临残酷的洗牌。未来,可能会出现并购和恒大的竞争格局。随着共享理念的兴起,国内一级市场对共享自行车领域的投资正在升温。据蒲元投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个品牌的自行车进入市场,多达11个品牌披露了融资消息。整个行业粗略估计,主要是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筹集的资金已经超过120亿元。

由于资金的强劲推动,mobike、ofo等主要共享自行车平台开始争先恐后地加大“押马”的步伐,希望抓住机遇,率先实现规模优势。在业内人士看来,共享自行车是对旅游市场的“低端颠覆”。目前,中国对共享自行车的需求约为1000万辆,市场规模为281亿元。有了上游的自行车和锁具制造,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和分流等增值服务,产业链价值可以达到近1000亿元。

对于主要的共享自行车平台,目前的共享自行车收入主要包括租金收入、押金收入、后期广告收入和销售收入九个数据。现在所有的共享自行车平台都处于投资期,但收入仍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共享自行车的“自由之战”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那些财力有限的品牌在未来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正在重复其他互联网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如在线团购、在线视频、在线汽车等。首先是一个概念的兴起,然后是各种资本的涌入,市场的迅速扩张,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和“烧钱”的战争,最后是市场整合,巨头取胜,大量中小品牌消亡。即使与过去相比,在资本狂热的驱动下,共享自行车市场已经超过了以前在线团购、在线乘车等行业的发展速度。预计行业将很快进入下半年的淘汰制阶段,未来行业也将走向集中化,最终形成几大巨头分化的局面。

正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玉曼认为,当前的共享自行车产业一方面是资本的拔河,资本之间的竞争必然会有结果;另一方面,分享自行车与过去的旅行有一点不同,因为只要经营良好,企业实际上可以在商业中获利,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在战场上活得更久。从融资角度来看,对共享自行车行业的疯狂投资是肯定的,但对几家巨头的融资已经到了后期阶段。据估计,在2017年,共享自行车和车辆管理的密度将通过上一段楼梯来实现。目前,共享自行车行业正在增量市场上做得更多。每天都有许多用户不再是最初的骑自行车者。在他们的旅行痛点解决之后,什么痛点和可扩展的空房间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祥丰资本合伙人徐莹表示,对于mobike和ofo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在资本的帮助下,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资本实力打持久战,但最终,双方必须趋同,没有明显的差异,因为他们是民生产品,每个人都想实现的便利和功能最终必须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价格都是一样的。在这方面,这肯定是一场长期的战斗。至于共享自行车是否最终会导致类似滴滴和优步的整合模式,现在还很难说,各种可能性都会出现。

此外,共享自行车的盈利模式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艾传媒咨询指出,自行车租赁市场想要扩大用户规模,仅靠自行车租赁实现商业价值是远远不够的。租赁平台可以考虑以自行车租赁为商业入口,衍生金融、广告、电子商务等其他行业,全面拓展其商业模式,形成闭环产业链。但是,目前这种商业模式还不清楚。
标题:共享单车市场或再现互联网整合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7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