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4字,读完约8分钟

自去年发布《关于加快国内贸易流通创新、推进供方结构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见》以来,各地商业部门按照有关要求,精心部署,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有效保障了消费扩大的稳步推进。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安徽省商务厅协调14个省级部门,建立了以分管司局领导为组长的专项行动协调机制。宁波市成立了市、县(市、区)两级消费促进领导小组,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商务、发展和改革等12个部门为成员。辽宁、贵州两省负责人组织召开了关于加快国内贸易流通创新、推进供方改革的电视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山东、四川积极准备召开工作会议,向省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并接到省领导的重要指示。浙江、山西等地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和全面推进扩大消费专项行动。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与此同时,各省市都根据当地情况发布了具体的专项行动计划。西藏已经制定并发布了《西藏自治区商业部关于开展促进消费扩张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务局要把重点放在扩大假日消费和营造安全消费环境上,采取措施开展扩大消费的专项行动。重庆市下发《关于加大促进消费增长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区县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扩大消费、稳定增长”的工作目标,加强工作领导,细化工作计划,促进消费增长有序发展。陕西发布了《陕西省商务厅关于加快国内贸易流通创新、推进供方结构改革、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陕西贸易流通产业的主要目标,确定了五项重点任务。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抓住一年一度的节日机遇,积极举办扩大消费活动

元旦和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两个节日。这两个节日是扩大消费的好机会,也是进一步加快国内贸易流通改革创新、优化供给结构的试验田和试验场。

在这两个节日期间,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将节日消费作为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重点之一,并结合旅游消费主题(爱记、净值、信息)。目前有九龙坡、大渡口、沙坪坝、南川、黔江、永川、万盛等13个区县。结合当地条件、文化背景等资源禀赋优势。,并推出了50多个特色旅游和文化节,通过促销热卖的年货和产品,餐饮,为期12天的“2017年第十届中国(重庆)新年购物节和全球40国嘉年华”是西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消费品活动。它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展览,并通过生态保健食品、家居用品、文化和健康产品保持消费增长。智能家用电器、轻型家具、儿童成长精品店、服装和珠宝、护理用品和新能源汽车展览,以及第一次o2o生活体验(,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海南省商务厅于2017年元旦前夕举办了首届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节。2016年12月11日,首届为期33天的“购海节”正式启动。海南省十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及站内200多家家电企业和126家线下零售餐饮企业参与活动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网上推和线下创意营销活动相结合,将海南特色推向岛外;1月15日,为期4天的“2017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在三亚圆满落幕。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6家展商参展,参展产品达5万件,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8万多名参观者参观了行业。据统计,本届博览会共签订采购协议金额4.6亿元,现场销售超过2亿元,举办各类活动38项,促成合作项目57个,协议投资金额980亿元。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同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制定了《兵团“6+1”消费促进活动2016年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便民直销、网上促销、产销对接、餐饮与美食节、节日品牌交流、健康美丽旅游等6项推广活动,开展了一次商业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管专项行动。2016年,共组织14个部门和1000多家企业开展了451次各类促销活动,带动兵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个百分点,有效推动消费向便利、精致、优质发展。;在《兵团消费促进“6+1”活动2016年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和活动监管。各事业部积极组织“双奖”、“美食节”、“新年嘉年华”、“文化旅游摄影节”、“餐饮品牌交流”、“好家居建材联盟展”等各种促销活动,如通过一系列促销活动,第十事业部全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5亿元,成为兵团国内贸易指标增速最快的事业部。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此外,按照通知要求,各地抓住元旦和春节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有效拉动消费增长。四川下发文件部署“2017年春节购物月”,全省组织9500多家企业开展850多项促销活动,实现销售额800亿元。安徽省举办了“卫慧春节联欢晚会”,通过阿里和京东两个平台实现了总销售额约15亿元。江苏与苏宁乐购联合推出“春节”,积极引导当地商业部门开展各种“春节购物节”活动。宁夏推出“首届银川快乐购物季”,共接待旅客1207万人次,销售收入8.16亿元。天津、吉林、上海、浙江、云南、青海、厦门等地也积极抓住节日机遇,大力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在扩大消费的专项行动中取得良好开局。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调整消费供给结构,优化消费环境

根据《意见》中提出的“调整供给结构,促进供需衔接”和“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文化”两大任务,各地积极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率先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其中,江西省商务厅重点解决“软肋”,大力加强流通网络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流通体系,努力填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一是推进全省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全省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的总体规划。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500万元,在县乡建设和改造50多个农贸市场,在江西省建设一批具体示范和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项目;二是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争取中央财政拨款2亿元,支持江西省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培育一批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为支撑,连接重要生产区和销售区的骨干流通企业。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同时,江西省商务厅注重“优化环境”,大力规范流通市场秩序。一是推进商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在新会市、瑞金市和新丰县,开展业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进业务系统分权化,探索建立适应改革需要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二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行政信息记录、社会化综合信用评估和第三方专业信用服务为核心的国内贸易流通信用体系。继续实施“诚信招商月”、“百城万店无假货”、“信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等主题日。,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企业品牌。三是加强打击侵权假冒体系和机制建设。制定《2016年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重点》,录入全省打击侵权假冒领域行政执法信息14000多条;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共同开展“2016-长三角云剑”网络打假行动。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了基于商业信用的现代流通管理模式。推出中国首个网上“企业商业信用查询报告”、首个商业信用电子地图、首个商业信用标准和首个商业信用指数。第二,带头打击侵权和假冒。在侵权假冒问题突出的互联网领域,要深化“科技+制度+保护+诚信”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托市场监管部门,结合迪士尼侵权风险点,加强全市专项执法。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进驻迪士尼乐园进行监督执法,确保迪士尼核心区良好的消费环境。三是抓好市场监管机制创新。推进涉假冒伪劣商品检查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上海检查鉴定资源集聚优势和检查机构行业优势,推出上海涉假冒伪劣商品检查中心。

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今后,上海市商务委应加快传统商业区的升级改造,以弥补短期内的供需不匹配。推进传统商务区转型升级和“智慧商务区”建设,强化商务区的主题感和时尚感,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打造国际化购物体验。围绕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引进新业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培育新的消费发展载体。其次,我们应该促进传统商业主题的转变。引导传统商业企业和业态充分发挥线下优势和会员优势,拓展和创新场景服务模式,发展多元化商业业态,引入时尚购物和时尚品牌,推动大型百货实现购物中心,中型百货实现主题化和专业化。第三,加强交通、物流、金融、信贷、跨境电子商务等设施或平台建设。加强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建设,建设与消费规模和辐射范围相适应的城市商业区或服务业集群,加强城市互联网建设和消费金融创新发展。

标题:各地商务部门稳步推进扩消费行动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