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要论坛之一“探索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在中国电影(600977,BUY)博物馆举行。论坛探讨了“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电影市场国际化的机遇,旨在促进国际电影合作,形成全球电影新格局。

“工厂”一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国际化空空间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指出,从2010年到2017年,中国电影的本土票房开始以“工厂”的形式出现,自2015年以来一直是“工厂”的水平线。银幕数量增加,观众收入逐渐下降,票房增长放缓,进入长期稳定期。

张颐武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爆炸性增长改变了全球电影格局,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的中心。好莱坞将中国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和市场中心,这导致了全球电影的市场调整,也使中国电影成为全球电影的核心想象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的想象。

“我认为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历史的临界点,并且正在赢得多个市场,整合他们自己想象中的空空间。这个新的空房间位于中国的第五层城市。在“工厂”人物之间,我们如何设法把this/き·张颐武说出来。

谈到中国电影如何在“一带一路”下走出去,何炬影画创始人解宝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需要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需要从国际化、类型化、差异化和产业化四个方面逐步了解全球市场,掌控整个产业链。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对外交流中心可以成为影视行业各方面国际合作的窗口。

此外,英国丹瑞斯电影节主席埃利奥特格罗夫(Elliot Grove)透露,他将与何炬影视传媒公司合作,在中国建立一个影视文化孵化器,向西方展示中国文化和影视的发展,并分享欧洲在电影教育和电影制作方面的经验。

影视资本重视并购
华泰联合董事总经理、M&A业务主管劳志明先生从资本的角度诠释了影视产业的运作。他认为,目前,影视产业得到了粉丝经济的支撑,并享受到了新经济(爱吉、净值、信息)、新技术、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政策的红利。该行业及相关衍生产品的机会受到资本的青睐,融资和投资方非常受欢迎。影视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强调资本的行业。

同时,老志明指出,影视产业的资本化和商业化还很欠缺。“影视业的高风险、高回报不适合集中投资,需要多元化投资来化解相应的风险。”老志明说:“通过投资、融资和并购将资本市场连接起来,对行业的推广非常有利。”

老志明介绍了国内影视市场的三个立足点:一是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价值发现机会;第二,关注新模式和新环境下的爆发机会和增长机会。第三,产业整合,包括产业链的延伸内容、运作、营销和后续。

老志明介绍说,目前有ipo、登陆新三板、民间融资等方式连接影视行业的资本。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产业链的整合和资源的聚集,同时解决企业发展的财务问题。从资本对接的实际操作来看,有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有一个资本和金融交易团队;二是解决企业发展和标准化问题;第三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包括企业目标的两个维度:现金流量节约最大化到报表最大化,现金余额追求报表最大化;第四是解决企业成长的问题。
标题:中国电影发展将长期平缓 并购成资本化主要路径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9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