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程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和城市间结构变化的直接体现。它也是城市空房间和功能改造的重要推动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丁羽在第二届艺术工业园区发展论坛上畅谈了他对艺术工业园区发展的看法。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丁羽
2001年,画廊开始进驻中国艺术产业园基准798。在丁羽看来,在此之前,一群主要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租用了房子和工作室来形成一个小区域和氛围。“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艺术公园。我们称之为艺术公园的1.0版本,这是一个初始阶段。”

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市场分类越来越细化,导致不同分类的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所谓的2.0版是有计划的,这是一种形成产业集聚的园区开发。它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丁羽说。

可以说,从1.0版到2.0版,是一个从自发和自然状态到标准化和计划状态的过程。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经济转型,艺术产业园本身也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需要。“所谓艺术产业3.0版,首先是产业链结构的改善,其次应该是多元化融资方式的改善。”什么是完整的产业链?丁羽进一步解释说,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是供给方或需求方,也是一个局部的改革,它至少应该包括几个部分。“首先,创造力是核心,包括艺术家的创造力、设计师的创造力和规划师的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创造力,而专业人士是创造力的背后。专业人士激发的创造力最终会形成产品。最终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将走向营销,而营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渠道营销,即实体营销,直接面向消费者。二是知识产权的营销,即通过版权转让进入衍生产品制造商。两者可以通过营销渠道相互沟通,衍生品仍然可以返还给消费者。通过衍生品和消费者获得的资金可以再投资于创新,这应该是一个循环过程。“此外,在创作过程中,新媒体技术、高科技和跨界技术相结合,以促进和转变创造力。

其次,3.0版还应该包括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和艺术行业的资金筹集。丁羽认为,多元化融资大约有六种方式,即政府基金、风险资本或私募股权、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资本市场融资和借壳上市。

丁羽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推动艺术产业国际化的想象空间更大。除了私人和海外资本市场的支持之外,外国直接投资也可以用来促进分配的国际化。“目前,外国对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的投资仍然很低。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资本杠杆的作用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来加强艺术产业本身的实力。”
标题:余丁:艺术产业园区的3.0版本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89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