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3字,读完约3分钟
文字/报纸评论员尚一泉
“中国人不用在国外买电饭煲”,“米饭很好吃”,“让中国人爱上中国制造的”。这三个句子是广告词,是国内一家电饭锅制造商在电视上的知名广告。为了避免广告猜疑,我们不能清楚地写下它是什么品牌,但我们必须向这个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制造商致敬。他们的电饭锅是非卖品,所以广告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产品介绍上,而是强调“让中国人爱上中国制造”,这是一种超越商业利益的宣传,值得我们尊重。

关于中国制造,我们已经绕道了。几年前,一些人质疑中国的制造业,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将中国变成了一个世界加工厂。我们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制作服装,服装出口量长期居世界第一;我们为全世界制造小商品,温州汇集了来自中国各地的罐、锅、针、针和健脑洁具等旅游纪念品;对我们来说,从事“智力制造”比从事制造业更好。这种观点认为,制造业是一个低端、装配线和廉价劳动力的行业。轻视中国制造业的结果是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的下降,以及对制造业员工的关怀。蓝领精英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了,致力于研究技术的年轻工人也没有受到重视。其结果是,中国人去日本买电饭锅和马桶盖,而低质量的日常必需品贯穿了整个产业链。

这种情况在2014年发生了变化。2014年12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2015年3月,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规划。两会结束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立即部署并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升制造业档次,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在一般消费领域,而且在高技术含量的主要设备等先进制造领域。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抓住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面向市场,贴近需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建设能力。“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根据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际产业转型的大趋势,为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其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将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为中国在2045年成为具有全球领先和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制造大国的行列,目前有两项基本任务。首先,要有一大批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知名制造企业;第二,要有大批技术水平高超的制造设计师、技术人员和一线优秀工业工人。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水平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多年来没有整合产业优势,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产品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这个原因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都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严重缺乏认真学习技术的青年工人,一线行业工人的收入长期偏低,必须引起重视。没有优秀的企业、知名的品牌和超一流的技术工人,就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只有这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动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目标。
标题:打造强大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1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