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9字,读完约2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4月26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在国家建设制造业强国领导小组的协调推进下,努力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各项工作分阶段取得进展,为稳定产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继续扎实推进国家制造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建设,包括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测试验证226项,首批19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重大标志性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2016年的15个重大标志性项目中,7个已全面实施,4个已基本实施,其余正在推广。
第三,制造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效应明显。47%的大型企业在运营中建立了协同创新平台,集成管理系统的企业平均运营成本下降了8.8%,平均运营利润增长了6.9%。

四是消费品行业品种增加、质量提高、品牌创建工作有序推进。2016年,23个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估实验室获得新批准,669个强制性标准和计划得到整合和精简,为提高消费品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7年,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五大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培育新型智能制造模式,继续组织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和一站式应用计划,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开发一批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

二是扩大试点示范城市(群体)的覆盖面。今年将选择20-30个城市(集团)继续进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引导试点示范城市(集团)率先实施五个新的发展理念。建立评价体系促进错位发展。

三是加快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实施2016年重大标志性项目,继续选择2017年项目,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四是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重点支持企业智能转型、基础能力提升等十大项目,加强产融信息共享和对接。
第五,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继续开展互联网加制造业试点示范,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构建安全体系,支持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

第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深化流通服务改革,实施更加精确的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政策的联系与合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工信部:推进“中国制造2025”将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1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