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3字,读完约4分钟
据日本媒体报道,5月初,富士康高管、日本夏普公司(Sharp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戴在一封员工信中证实,富士康集团(Foxconn Group)创始人4月底曾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戴说,当时有六位美国州长参加了会谈,代表各自的州竞争富士康的投资项目。

据外国媒体报道,郭台铭还表示,他将计划投资7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一家液晶面板厂,预计将在当地创造3万至5万个就业机会。路透社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已决定在美国投资建厂,并将于2017年下半年破土动工。

对此,富士康集团没有做出公开回应,但这件事的发展足以让人想到:如果富士康在美国建厂,会不会看到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亏损?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地位会受到重大影响吗?

有很多因素
振兴制造业是特朗普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他的大力推动和压力下,一方面,美国基准公司如福特汽车公司相继将一些海外生产线搬回了大陆;另一方面,综合考虑投资环境后,福耀玻璃等中国企业也“走出去”,选择在美国投资建厂。现在,就连中国著名制造企业富士康也在积极评估其在美国投资建厂的计划。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否在美国建厂,以及建厂具体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将受到美国联邦和地方税收政策、当地消费者市场需求以及当地劳动力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福耀玻璃为例,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综合考虑美国汽车市场生产方和需求方的综合因素,福耀玻璃是一种正常的海外投资行为。在当前中国企业国际投资的热潮中,不仅像福耀这样的民营制造企业在建厂时会考虑全球定位,而且更多的国有制造企业会在条件合适的前提下选择全球布局。

为惠普、波音、戴尔等企业提供选址服务的博伊德公司(Boyd Company)董事长约翰博伊德(John boyd)表示,降低公司税、放松监管和提高关税的政策,让企业能够重新评估特朗普时代在美国建厂的利弊。“如果富士康在美国成功建厂并创造就业机会,这将成为美国吸引海外制造业回报的一个基准事件。”

博伊德在综合考虑了各州的运营成本、地理位置和激励机制后,认为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在竞争富士康工厂项目时将具有优势,因为“这三个州在地理上靠近港口,地方政府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技工培训以减免税收等。”。

中国制造业应该以技术为王
富士康可能会在美国设立工厂,这引发了人们对其在中美之间取舍的猜测。毕竟,富士康是中国雇佣工人最多的公司之一,也曾被认为是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衰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和美国的制造成本差距只有4%。

福耀玻璃创始人兼董事长曹解释了在美国建厂的好处。他承认,在美国建厂相对来说更具成本效益,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后者基本上不需要土地资金,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中国只拥有超过美国的劳动力优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研究员张延生说,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确实有将制造业和其他实体经济留在中国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技术制造业在产出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产业重心转移到金融、房地产、建筑等领域。,而欧美经济已经变得虚拟化和泡沫化,导致了“产业空集中化”的局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和美国都提议重振制造业。美国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对海外投资征税,鼓励企业回归美国。

张延生指出,事实上,中国制造业没有必要因为任何一家制造企业的“离去”而怀疑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来说,技术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和核心竞争力。不管一个国家有多强大,制造技术并不强大,也不是真正的强大。提高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是中国制造业弥补传统优势损失的出路。
标题: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奏效了?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7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