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8字,读完约9分钟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钱其琛同志的一生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外交战线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国务委员、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因病于2017年5月9日22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一九二八年一月生于天津。1939年10月,她和母亲搬到了上海。他年轻时追求进步,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迪,并决心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他于1942年9月进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该校党委书记兼党支部书记。自1945年9月起,他先后担任上海市地下党中学委员会和男子中学委员会委员,参加并领导上海学生运动,发起并带领学生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万人篝火晚会,纪念五四运动,反对迫害、饥饿、内战,“反美支持日本”,争取生存和自由,全市学生反对美国支持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兴示威。1949年2月,任上海地下党许(会)龙(华)区学生处委员、副书记。自6月起,任中共上海徐汇、长宁、杨浦区委委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徐汇、长宁、杨浦区委书记。

钱其琛同志生平

一九五三年一月,钱其琛同志被任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办公室研究员。他注重学习,积累新知识,拓宽工作思路,在业余时间学习俄语。1954年8月,他被组织到苏联中央团校学习。在此期间,他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和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经验,成功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1955年11月至1963年1月,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二秘、留学生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他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使馆的政治活动。他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强,注重提高工作能力。自1963年2月以来,他一直担任教育部国际学生司司长和高等教育部外事司副司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系统整理了出国留学的经验和做法,并参与制定了60项国内研究。从那时起,在中国学习就有了系统的基础。

钱其琛同志生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钱其琛同志受到攻击,被送去劳动改造。在逆境中,他坚持原则,坚定意志,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

1972年4月至1988年3月,钱其琛同志担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中国驻几内亚大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委副书记。他忠于职守,大胆工作。在与外国的谈判中,他展示了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艺术。1982年至1987年,作为中国政府特使,他主持了11轮中苏副外长级磋商,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和中苏边境协议签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钱其琛同志生平

1988年4月,钱其琛同志被任命为外交部长兼党委书记。1991年,他担任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和党委书记。这一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外关系的新发展,党中央对外交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明确外交工作要为国家建设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服务。他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为开创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建立全方位外交新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80年代末,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钱其琛同志率领外交团队敢于斗争,善于应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捍卫国家利益,突破西方各种制裁,推动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实现中国与印尼复交,建立中韩外交关系,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他坚决执行中央决策,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下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推动中国继续保持和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坚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推动中俄和独联体国家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中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于1993年3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98年3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负责外事、港澳事务、侨务和旅游,并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系。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大力推进新时期外交理论体系建设,参与了外交总体布局等重大外交理论构想,为新世纪外交理论的丰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推动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大国的关系,广泛参与多边外交,在外交工作中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他充分发挥了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作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外事工作参谋助手的作用,调查研究了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战略部署和建议。积极发挥外事协调作用,牵头协调处理一系列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积极稳妥的对策建议,成效明显。他非常重视前瞻性研究和调查机制建设,随时研究重大国际问题,在外交决策中向中央政府提供建议,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和重视。在外事管理方面,他非常重视制度建设,研究并报请中央政府制定和发布了几项重要的管理规定。他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利用国事访问和出席重大国际活动的机会,广泛介绍和说明中国的情况。他政治敏锐性强,视野开阔,善于运筹帷幄,处事稳健,自律严格,赢得了外交战线同志们的钦佩和爱戴。

钱其琛同志生平

1993年6月,钱其琛同志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坚持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大政方针,正确把握台湾问题的大局,指导台湾工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巩固一个中国的国际承认格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其琛同志生平

1993年7月,钱其琛同志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1995年12月,钱其琛同志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1998年4月,钱其琛同志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席。他坚决贯彻中央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为香港、澳门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回归,为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重要贡献。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关心和支持海外侨务。他指出,华侨、归侨和侨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智力资源。要充分调动海外华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积极作用。他要求侨务部门积极为华侨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保护华侨在中国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投资权益。他重视听取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对国家发展和侨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充分发挥海外华人资源优势,促进祖国发展、两岸统一和对外交流,促进海外华人社会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他强调需要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发挥旅游业在扶贫和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中国旅游业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成为国民经济增加收入、赚取外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新增长点,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5年9月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共同选举产生),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中共中央在思想政治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国家利益和尊严放在首位。他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持真理和原则,经受住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长期实践中各种风浪的考验,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外交斗争中变得政治冷静、坚定。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在外交、港澳台事务、侨务、旅游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注重民间对外友好交流,结交广泛而深厚的朋友,增进了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与合作。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勤奋努力。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诚实正直,生活简朴,对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严格,这使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进步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的去世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钱其琛同志生平

钱其琛同志是不朽的!

(负责编辑:郑松hn002)

标题:钱其琛同志生平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