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0字,读完约3分钟
1月份建材行业表现总体波动,产业链呈现分化趋势。在产业链方面,黑色体系的价格在1月份先涨后稳;非金属基材的购销逐渐结束,价格在高位波动并保持稳定;水泥停产,需求疲软,价格稳定;玻璃制造商主要投保,市场稳定;装饰建材市场越来越冷,价格也在稳步走弱。商界建材行业分析师张琼认为,2017年春节提前到来,因此随着2月份工厂的逐步开工,价格仍将主要在短期内波动,建材行业的“小阳春”可能会推迟。

据商界监测,1月份建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商品为:线材(7.97%)、钢筋(7.50%)和沥青(70 #)(1.38%);下跌的主要商品是水泥(-0.45%)、玻璃(-0.13%)和聚氯乙烯型材(-0.04%)。

临近春节,全国市场逐渐进入传统的春节淡季,需求下降。在北方,寒假主要是稳定的,在南方的建设正在放缓,水泥的整体价格主要是稳定的。春节前夕,企业也在第一季度启动了休窑维修计划。为了巩固以往涨价的成果,南方一些企业提高了停窑和保价的意识,因此一些地区停窑时间比往年稍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南方市场以稳定价格为基调,除了个别省份和地区的水泥价格在淡季明显下降。

2016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2.5%。12月,全国每月水泥产量为2亿吨,同比下降1.2%。12月份,水泥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全国水泥月产量环比下降6.43%。节后短期内水泥行业需求依然疲软,短期内没有明显波动迹象。

玻璃价格正在巩固在一个高水平。据企业界监测,1月份,玻璃价格呈现震荡盘整趋势,局部价格走弱。沙河地区的购销活动在年中左右逐渐停滞,库存增加。下游库存情况一般,价格略有回落,但幅度不大。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企业小幅降价。总体而言,节前买卖活动在中后期逐渐停止,制造商库存略有增加,整体呈现弱盘整趋势。由于2016年第四季度玻璃价格的快速上涨,下游的进货情绪不高,这也导致了价格冲击的减弱。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6年玻璃产量略有增加。从1月到11月,产量达到7.11亿只重箱,预计全年将达到7.6亿只重箱,同比增长5.6%。目前,节后玻璃报价基本稳定,买卖活动尚未开展。一些企业试图提高价格来稳定市场。目前,效果一般,预计短期内将保持目前的趋势。

张琼指出,整个1月份,建材产品市场保持稳定,并逐渐转弱。非金属建筑材料行业相对较弱,而金属建筑材料由于其强大的投资属性表现稍好。从市场前景来看,2017年春节提前到来,所以随着工厂在2月份的逐步开工,价格仍将主要在短期内波动,后期天气转暖后市场可能会上涨。中长期来看,央行在2017年春节期间发布了货币紧缩信号,而重庆等地出台了新的限购政策,以限制房价。2017年房地产市场仍将以盘整为主,建材行业下游需求仍不容乐观。
标题:建材行业“小阳春”后延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57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