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ipo进程的加快,券商投行业务的重心逐渐从并购转向ipo。

分析师指出,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日趋激烈。北京和上海的券商对中小项目投资不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等大型项目上,现在已经将重点转移到中小板和创业板项目上,一些大型券商也逐渐向全能券商发展。“去年上半年,我与一些投资银行的朋友进行了交谈,他们主要从事并购和独立财务顾问工作。当时,做一个ipo项目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个项目的收费标准大约是200万到300万元,个人的收费标准是200万到300万元。然而,要做并购项目,你可以在幸运的一年里做两个,一个项目可以得到60万左右。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ipo项目。”一位经纪公司官员告诉记者,“今年不同了。随着政策方向的转变,大部分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重心都有所调整,ipo也从人员配备、内部kpi评估和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倾斜。但是,人员结构的调整并不大,只有少数券商进行了相对较大的调整。例如,两家券商增加了ipo业务团队。”

券商逐鹿IPO投行新生态博弈升温

一家股份制经纪公司的非银行分析师表示,ipo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2016年拥有丰富ipo项目储备的券商预计,今年投行业务的收入甚至会更好。“大型券商,尤其是上市券商,在项目储备和保荐承销方面经验丰富,竞争优势(Aiji、净值、信息)将更加明显。”

券商逐鹿IPO投行新生态博弈升温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加快新股发行将加速券商投资银行的业绩。2016年,股权融资规模达到1.94万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规模分别为0.15万亿元和1.7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09%和上升29.0%。在杠杆率降低的趋势下,股权融资作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重要手段,将会爆发并推动经纪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前三季度,经纪投资银行净收入为486亿元,收入贡献率达到20%。随着ipo进程的加快,券商投行的收入规模和贡献仍有提升的空间。

券商逐鹿IPO投行新生态博弈升温

一家中小型券商投资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持续增长,但获取客户的高成本导致投资银行业务的毛利率和净利润较低,这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说:“ipo项目不难做。中国证监会的流程非常规范,一般问题不大。如何通过创新模式带动经纪投资银行业务的整体转型,提高整体毛利率,是全行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券商逐鹿IPO投行新生态博弈升温

负责人指出,目前行业有三个转型方向。第一,通过综合模式带动经纪投资银行业务,在提供传统投资银行服务的同时,上市公司有望获得包括资源整合和资本运营在内的附加服务;二是培育前端上市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和另类业务,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参与企业pe轮和ipo前轮的投资。经过前端培育后,上市公司的客户很少会被其他券商抢走。去吧。三是在第二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支持模型,包括基于经纪人或其关联公司投资的业务模型诊断和渠道推广。

标题:券商逐鹿IPO投行新生态博弈升温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