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9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终身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份针对生活服务电子商务行业的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该报告考察了美团、公众评论、百度糯米、携程、去哪儿、桐城旅游、飞猪、中国租车/专车、滴滴出行等9家国内知名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公司的用户格式条款,发现一些平台在用户注册、交易条款和责任限制方面存在许多明显的“违规”。

电商用户合同藏陷阱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网上交易管理办法》、《网上交易平台合同格式条款标准化指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本报告从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书面语言的适当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查,遵循了律师行业审查格式合同的一般操作指引和勤勉尽责、审慎、诚实信用的原则。

电商用户合同藏陷阱

审查结果显示,通过涉嫌违规、问题数量、涉及条款数量等综合指标,公众意见违规排名第一;滴滴出行和携程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中国租车/专车、飞猪、美团、桐城旅游、去哪儿和百度糯米依次排名。其中,Meituan.com有6个问题和8个有问题的条款;公众意见网涉及10个问题,有12个条款有问题;百度糯米有五个问题,有五个有问题的条款;携程有8个问题。com和10个有问题的子句。Qunar.com有6个问题,7个条款有问题;同一旅程涉及7个问题,有8个有问题的条款;飞猪网涉及7个问题,8个条款有问题;在中国租车有7个问题,有9个条款有问题;《滴滴出行》涉及8个问题和10个有问题的条款。

电商用户合同藏陷阱

记者从中国电子商务投诉维权公共服务平台了解到,网上消费者投诉的根源之一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电子合同中隐藏着许多“陷阱”。虽然网上交易平台从用户一开始就有合同条款,但由于有些条款提示不明显,合同长度冗长,没有粗体和关键词提示,专业化程度高,大多数消费者由于专业限制等因素只能点击“是”或“否”,因此很难通过对话与平台沟通合同内容和格式。一旦遭遇投诉,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商业设计的“陷阱”,说“哑巴吃黄连”。

标题:电商用户合同藏陷阱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