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今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专访。早些时候,中国证监会主席刘提出了“蛮夷、地精、害虫和金融大鳄”的理论,引发了一系列监管风暴。吴晓求对此作何解释?资本市场监管的下一个重点是什么?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去年,自刘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已走上正轨。吴晓求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我们对资本市场监管的理解仍然存在重大分歧。当然,这种理解必须付出代价。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吴晓求认为,2015年的股市危机和股市动荡提供了反思的机会。在这场危机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的错位。事实上,监督者的职责是监督,监督者不应该被要求具有市场开发的功能,包括市场价值的扩张、指数的上升等。这不是判断主管成功的基础。评估监管者最重要的依据是他们是否能保持市场透明,并使市场处于公平和公正的状态。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一年多来,中国证监会注重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建设,同时严格监管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行为。我的评价是肯定的。尽管该指数没有上涨或下跌,但只要市场保持稳定秩序,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中运行,市场是健康的。他说。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谈到对野蛮人、妖精、害虫、掠夺者等词语的理解,吴晓求认为这些词语在资本市场上实际上是中性的,在汉语中可能有贬义。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野蛮人是正常的,这是市场价值发现和并购的重要机制。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如果门口没有野蛮人,市场将失去它的力量和活力。然而,我们不能让野蛮人纠缠我们。没有规则。在规则的监督下,野蛮人是正常市场秩序的推动者。因此,最重要的是制定一个与现代资本市场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这是监管者最重要的职责。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其次,对于下一步的金融市场监管,吴晓求分析说,关键在于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监管以及监管的目的是什么。在他看来,中国的资产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以信贷资产为主的传统资产比重正在下降,另一方面,有理财需求的资产在增加,而这两类资产实际上对应着完全不同的监管要求。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当主要使用传统信贷资产时,资金短缺对银行和其他机构来说是一种风险,因此我们对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有严格的要求。对于理财资产而言,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关键。吴晓求说。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基于此,中国是否需要在党的三次会议之上建立一个超级中央银行,最近引起了业内和舆论的广泛讨论。

过去,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主要是基于资本的缺乏。现在风险结构发生了变化,监管模式需要调整,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调整这种模式?许多人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超级中央银行,许多人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三次会议的监督机构。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逻辑。吴晓求说: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在吴晓求看来,风险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监管也应该有所区别。简单地应用国际经验是不可能的。当前的当务之急可能是实行双模态管理,即中央银行监管系统性风险,并提出一些三项建议。会议的职能将交给中央银行并进行重组;同时,应该增加一个金融市场风险监管机构。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让资本市场和金融风险在金融市场层面上逐渐下降,以免立刻触及系统性风险的触发点。吴晓求说。

最后,自去年以来,国内股市的ipo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再次关注上市和退市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在这方面,吴晓求的表达相当激烈,目前的退市机制仍然很差。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有人认为加速ipo是一种实现供给的机制,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退出市场的机制。如何在加快ipo的同时让市场流动?在市场上没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实际上不得不退出市场。我认为中国在退市机制方面做得很差。吴晓求说。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吴晓求进一步表示,曾经有一段时间,退市机制的标准加快了,退市速度加快了,但与新增企业相比,退市效率仍然极低。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市场的投资效率将受到严重损害。

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我们必须严格退出市场。国际市场,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一直相对稳定。它有一个明确的退市,退市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在中国,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和提高效率也是中国资本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最后说。

标题:吴晓求:退市机制仍非常差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可趋向“双峰管理”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