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2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大连举行。石油化工联合会主席李寿生、大商会主席李正强出席并致辞。大连市副市长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石油化工联盟高级副总裁、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石智勇、中国石油化工联盟副总裁兼秘书长赵、中国石油化工联盟副总裁周出席签约仪式。石油化工联合会副会长傅相生与大商研究所副总经理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李寿生在讲话中说,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料产业,也是全球期货市场的重要商品类别。中国是世界石油化工大国,化学工业总量居世界第一,各种石油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还不是石油化工强国,特别是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还很弱,在制定市场规则和制定市场价格方面缺乏发言权。中国石化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形成市场价格、引导企业预期、促进企业投资、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石化行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供方结构改革,必须加强石化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期货市场培育和拓展,通过健全的市场机制形成市场价格,发出市场信号,引导企业进行理性的市场行为,规避市场风险,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稳定运行,充分发挥我国大宗石化产品的制造优势,增强我国大宗石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李寿生表示,与大商会更深层次的合作,是石油化工联合会在行业整体发展中做出的重要决策。双方通过务实合作,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市场平台。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创新合作形式,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加强在石化期货品种开发规划、政策研究、合同设计和推广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李正强在讲话中说,2006年,美国大商会和美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合成树脂期货品种,开启了双方的合作发展。在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商研究所于2007年成功上市首个工业品期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期货,实现了大商研究所从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综合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重要转型。多年来,双方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推动了石化期货新品种的开发和上市,共同进行了石化品种的筛选,合作完成了十多个项目,先后推动了2009年和2014年大商所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期货品种上市,进一步完善了大商所石化期货品种结构。自2008年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和美国大商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塑料工业大会”,这已成为石油化工和期货证券行业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盛会。此外,双方广泛培育了继续实施市场,联合组织了一系列市场培育活动,并联合组织会员和机构投资者进行了多年深入的市场调研。

李正强表示,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石化行业和衍生品市场将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双方合作也有条件向更深层次拓展。中国石化行业从大到强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油气改革、价格改革、市场准入改革等措施相继出台,企业活力得到激发,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给石化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势头。在期货市场上,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形成的石化期货品种体系覆盖了石化行业的许多产业链。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石化品种的成交量已超过20%,相关期权品种正处于研发阶段。与此同时,石化行业各类企业对期货有了更深的认识,行业客户和投资者对期货价格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期货市场的意愿都在不断提高。

双方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和领域,帮助石化企业顺应国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他希望双方以此协议的签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深化、细化、细化品种,使服务扎实、精细、到位,促进石化行业和期货市场的包容、共赢发展。

据了解,石油化工联合会与大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将在未来共同开展石油化工期货品种的研究和推广,继续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这对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标题:石化产品期货市场逐步完善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2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