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29字,读完约10分钟
我们的实习记者赵碧报道
自从隐形眼镜问世以来,它们发展迅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欢迎。彩色隐形眼镜尤其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然而,隐形眼镜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可能成为隐形眼镜佩戴者的眼中钉。

近日,记者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了解到,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在飞行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质量体系存在缺陷,要求公司限期整改。同时,江苏海伦隐形眼镜有限公司和北京自然美光学有限公司的产品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

海昌隐形眼镜因价格低廉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尤其是大学生,这已成为其“主战场”。据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海昌隐形眼镜的通报和整改确实让消费者心生恐慌。

监管作用有限
隐形眼镜,医学上称为隐形眼镜,戴在眼球的角膜上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
根据材料的不同,隐形眼镜可以分为三类产品:硬性隐形眼镜、透气性半硬性隐形眼镜和软性隐形眼镜。其中,硬性隐形眼镜由于透氧性低,在临床上已基本淘汰。透气性半刚性隐形眼镜透气性好,光学效果好,但成本高,国外用户多。目前,中国的一些医院也在使用它们。软性隐形眼镜因其透气性好、含水量高、佩戴舒适、价格适中而成为市场的主流。并且通过了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医学验证,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产品。

与框架眼镜相比,隐形眼镜更漂亮,许多工作要求不能戴,这使得中国的工业市场发展迅速。根据洁肤凯市场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2014年中国隐形眼镜市场规模为44.3亿元人民币,2016年增至59.5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16年隐形眼镜的线下市场占68%。

由于隐形眼镜直接接触眼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不得不关注隐形眼镜的质量和安全。但是,记者发现情况并不乐观。在过去的国家或地方例行检查中,许多公司生产的隐形眼镜也被发现有质量问题,包括生产隐形眼镜的大公司和一些著名的外国企业。

事实上,国家早就有关于隐形眼镜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
2014年6月1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并开始实施。隐形眼镜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销售隐形眼镜必须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此外,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隐形眼镜属于“植入体内或与身体长期接触的眼科光学器械”,分为三类医疗器械,与输血输液设备属于同一严格管理级别,需要严格控制。国家对隐形眼镜的经营实行严格的营业执照准入制度。对经营企业的人员、设备、场地、配件环节和管理制度有许多要求和验收标准。

本次飞行检查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如生产车间环境不达标、储水罐底部滴水漏水、企业用纯净水和洗涤剂清洗镜头、未能验证洗涤剂对产品质量和残留量的影响等。在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飞行检查中,发现企业制水车间和后期制作室的不锈钢纯化水储罐底部有滴水渗漏;用于制造隐形眼镜的金属模具存放在专门的橱柜中,但模具的使用寿命、更换时间和更换频率由企业自行规定。

尽管其他两家公司在管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但中国普华研究院研究员陈厚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品牌隐形眼镜的质量问题不是由制造企业技术落后造成的,而是质量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梅陇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有色隐形眼镜,通常被称为“美丽的眼睛隐形眼镜”,以其独特的图案和颜色在隐形眼镜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佩戴美丽的眼睛往往会比普通隐形眼镜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美丽的瞳孔想要达到修饰眼睛的效果,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损害视力。

根据记者的检查数据,一方面,由于目前大规模的隐形眼镜制造商在生产彩色隐形眼镜时选择使用“三明治工艺”,即颜色夹在两层薄膜之间,而眼睛镜片的镜片比普通隐形眼镜的镜片厚。另一方面,眼睛晶状体的直径比普通晶状体大,而眼球中吸收氧气的部分甚至更少。再加上镜片的质量和操作方法,可能会引起干眼症、结膜炎等。对于美通来说,如果你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夹层中的颜色会脱落,这对你的眼睛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很可能导致失明。

早在2011年1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宣布,彩色平板隐形眼镜是高危医疗器械产品,今后将正式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围,并建议生产经营者暂停生产或进口该产品。

潜江苏梅多隐形眼镜公司的相关经理李明(化名)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越来越多的法规出台了,想在隐形眼镜市场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由于获得营业执照的指标很多,很难达到硬性指标,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实力毕竟有限。

那么,当国家发布提案时,制造商将不再生产,光学商店将不再销售与美容学生相关的产品,这是真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张久民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建议不是强制性的。面对有利可图的产品,企业自然不会放弃。那么,我们只能希望消费者能够从正规渠道购买质量保证的眼镜,避免贪小便宜,以免伤害眼睛。同时,国家应加大对假冒伪劣隐形眼镜的查处力度,避免次品进入市场。”

不幸的是,网络管理正在迅速发展,它是险恶的。管理部门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难以监管。
根据国家规定,以淘宝为代表的网上销售平台允许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企业在天猫医疗城销售隐形眼镜。淘宝作为中国知名的网上购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法商贩通过网上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此外,相关数据显示,视觉眼镜网和可用眼镜网等专业隐形眼镜销售网站的市场销售额持续上升。

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在qq、微信和微博平台上销售隐形眼镜,尤其是彩色隐形眼镜,仍然受到空白的监管,产品来源不明,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产品没有许可证、生产地、生产日期和批号。

作为买家,记者通过微信咨询了隐形眼镜卖家,微信上昵称为crystal的私人卖家介绍说美通隐形眼镜比普通隐形眼镜卖得好,价格便宜,颜色多样,佩戴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回头客也比较多。然而,这些隐形眼镜的大多数包装瓶都是用韩语和英语书写的,没有中文标志。记者无法知道制造商、地址、用法和其他相关信息。这些私人卖家没有相关的营业执照,甚至出售来历不明的商品。如果有问题,没有办法抱怨。

更让消费者无法接受的是,一些业内人士爆出美通可以回收的消息。两件套品牌美通的回收价格为3-5元。回收后,可以包装成几十件出售。隐形眼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不能与任何人分享。共用隐形眼镜可能会导致和传播眼病。如果你买了修复后重新上膛的美丽瞳孔,对你眼睛的伤害会更大。

加强安全教育,实施有效监管
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近视的人也比较多。根据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首次视觉健康系统研究白皮书《国家视觉健康》中的相关数据,近视已成为中国的一种“民族疾病”:中国每三名5岁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近视。

当然,这不是好消息,但这也反映出中国隐形眼镜市场将会有非常高的增长。从全球来看,中国也将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未来最大的增长市场可能是中国。

目前,中国的隐形眼镜技术已经进入光学镜片行业的成熟阶段,甚至被批评的彩色隐形眼镜也趋于成熟。目前,隐形眼镜的消费渠道呈现“线上+线下”的模式。随着隐形眼镜朝着方便、舒适、美观的方向发展,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隐形眼镜市场的商机。

陈厚润建议,监管机构最重要的是制定有效、全面的监管法规,对隐形眼镜市场进行监管,使其在网上和网下都能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促进其规范、稳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何磊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建议禁止隐形眼镜的网上销售。网上商店销售隐形眼镜可能会有一些相对正式和合格的许可证,但b2c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是否被授权为真品的争议仍在媒体上频繁报道,即网上销售中很可能存在“假冒产品”。然而,消费者可能会停止质疑授权是否真实,直接下订单,这也将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何磊提醒说,我们应该考虑到光学眼镜行业是一个产品构成复杂的行业,“半医疗半商业”的特点导致了对专业、时尚眼镜产品的需求。光学玻璃产品涉及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

深圳艾博医院眼科医生李晓庆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佩戴隐形眼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只有符合佩戴条件的消费者才能佩戴隐形眼镜,并应由专业人员指导。戴上隐形眼镜后,他们需要定期随访。然而,目前通过网上电子商务传递给消费者的购买观念是错误的,隐形眼镜只是作为普通商品或简单的时尚来销售。

李晓庆建议,我们应该加强对年轻人的隐形眼镜宣传教育,告诉每个人不规律佩戴隐形眼镜造成眼睛伤害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纠正电子商务宣传中的错误观念。

目前,眼镜产品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如白色隐形眼镜,所以我们应该听取眼科医生的意见。另一方面,它们有时具有美容或专业需求的功能。为了追求时尚和美丽,它已经演变成一种时尚配饰,如彩色隐形眼镜。

调查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购买隐形眼镜需要眼科医生处方,购买渠道应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在亚洲,日本和韩国严格禁止隐形眼镜的网上销售,中国香港和台湾也对隐形眼镜的销售渠道进行了严格管理。

张久民告诉记者,我国隐形眼镜技术日趋成熟,但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没有成熟的监管体系,这对行业相当不利,缺陷产品很容易通过低价抢占市场,不仅损害消费者健康,也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如何规范行业市场,张久民表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经验相对成熟,可以借鉴中国隐形眼镜行业监管的精髓,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国行业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
标题:别让隐形眼镜成为“隐形杀手”
地址:http://www.aqh3.com/adeyw/9380.html
